蟾客
\n文/王历霞
\n我家院角,有一个细长的小水池,点缀水池的一些水竹和睡莲,它们让整个小院多了几分灵性。
\n在夏日阳光下,水池里的水清澈透明,如一面镜子,在微风中波动的光泽,将小院映照得如梦如幻。睡莲懒懒地浮摇在水面,水底还能看见点影儿。池畔,几棵高高的绣球树,叶子深绿茂盛,还开着大朵的红艳的花朵。微风吹过,花瓣悄然投入水池中,池里的水涟漪微动,将水面揉碎成无数细碎的光斑……
\n一场暴雨过后,池里的水涨了许多。我清扫院子时,忽然瞥见水面上浮着一个活动的不速之客:灰褐色,圆滚滚的,背上布满了疙瘩,如披一件粗粝的蓑衣——竟是一只癞蛤蟆!它半浮半沉,鼓着双眼,一动不动,犹如一块浸了水的朽木,又像一颗被遗忘在池中的土块。它那凸起的眼珠,竟也映着天光云影,倒映出一个小小的、歪斜的世界来。
\n从此,它便在小池中安了家。白天,它常常浮在水池边上,半截身子浸入水中,半截身子露在外面,仿佛是池子边上新添的一块凸起的石头,也像一位晒太阳的老人闲坐于此。听到有人走近,它便扑通一声跃入水中力创配资,那笨重的身体轻巧地沉入水底,只留下几圈涟漪向四面散去,水花不大,却惊得几条小鱼慌忙逃窜,搅乱了池水片刻的平静。有时,听见有人来了,它也会一动不动。我偶尔会恶作剧地拿根小棍逗弄它,它便扑腾几下,跳过小棍,游散开去。
\n夜幕低垂后,这池子便成了它的天下。初时,月光只是从不远处高楼上,斜斜地洒下几缕银辉,静静地铺在池水表面;夜深后,便愈发明亮起来。此时,癞蛤蟆开始鸣叫了。起初只是试探性地低鸣几声,听到蝉鸣声的欢快,它也渐渐放开喉咙:“咕——咕——”音调虽然单调,但在寂静的夜里却也清脆响亮。声音漫过耳膜,我忘却了它那丑陋的外貌,只感到一种原始的生命活力在脉动。
\n前几日,我照例来到院中,欲听那熟悉的鸣唱,却只听得一片寂静。那只癞蛤蟆却不见了,池边空空如也,睡莲依旧摇,小鱼依旧游,花影也依旧落于水面,只是少了那个蹲踞的、背负星光的身影。接连几夜,池畔唯有热浪和虫语,那“咕咕”之响,竟成了我心底的挂念。
\n此后的日子,在这份若有若无的怅惘中滑过。我心想,它可能是出去玩一时没找着家,或许过几天就会回来。院里的小池依旧平静,但每当夜深人静,我总下意识地透过卧室的窗户,望一眼池边那块它常踞的石头,月光下石面光滑依旧,却总觉少了点什么。
\n又一个闷热的黄昏暴雨后,一丝清凉拂过郊外的一个荷塘。吃过晚饭,我是无意间来到这里散步的。在我瞥向池塘时,仿佛看见了那个熟悉的、披着粗粝蓑衣的身影,赫然又蹲在了池塘边一块小石上。仍是半身浸水,半身沐风,鼓着双眼,一动不动,也像在我家那个池子里一样。只是那身灰褐,似乎更深沉了些,背上的疙瘩在雨水里,竟也泛着一种油润的光泽。
\n天渐渐黑下来,我在荷塘边小坐。突然,久违的“咕——咕——”声再次响起,那声音比以前更沉稳,似乎在诉说着我们又一次相逢的惊喜。我赶忙起身,眯着眼,听着这失而复得的鸣唱,心底漫过一丝奇异的感动。也许它就是我家池子里那只,它从我家小池子里来到这里,莫非是我那小小池子没有吸引力,或者它是努力在追寻一种梦想?
\n高兴之余,心里还真有几分不舍,要是可以,真想把它捉回我的小池子里。但转念一想,或许它就是城市里一个匆匆的过客,这里才是它心中的诗和远方……
\n(作者单位:重庆市大足区政协提案委)
\n版面欣赏
\n力创配资
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