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合国安理会大厅里,耿爽大使的声音仿佛还在回荡。当美国代表又一次抛出“南海军事化”的帽子扣向中国时,那句“美国应感到羞愧耻辱”直接让全场静音。这段视频被俄媒RT剪辑传播后,短短几天在印度社交媒体爆火。印度网民一边疯狂转发,一边发出灵魂拷问:“为什么我们的外交官不敢这么硬气?”他们刷着“支持中国”“印度需要脊梁”的弹幕華鑫證券,把莫迪政府应对美国时的憋屈,一股脑发泄出来。
中国外交的底气从来不是凭空而来。当美国在联合国指责中国,与俄罗斯维持正常贸易时,耿爽的反击直戳要害,安理会并未制裁俄乌任何一方,中国与俄乌的正常贸易完全合法。倒是美国自己也在和俄罗斯做生意,凭什么别国不能做?这种针锋相对,让在场记者震惊不已,换了别人,如何敢于这样指责美国?
中国敢这么硬气,是因为手里握着让美国忌惮的王牌。当特朗普政府挥舞关税大棒砸向印度时,莫迪团队只能强装淡定華鑫證券,官方轻描淡写说“25%关税影响有限”,背地里却悄悄暂停了俄罗斯原油采购,这是个曾被他们标榜为“战略自主”的骄傲举措。印度国营炼油厂偷偷切断俄油供应链的动作,暴露了新德里的外强中干。市场反应更无情,卢比应声下跌,外资加速撤离。工厂接连关停,工人看着被外国截胡的订单,欲哭无泪。
反观中国,面对同样的关税威胁,商务部直接亮出“对等反制”的利剑。从稀土出口管制到不可靠实体清单,再到精准打击美国农产品,一套组合拳打得行云流水。这不是莽撞对抗,而是基于完整工业体系和内需市场的战略定力。当印度连圆珠笔芯、手机玻璃都要进口时,“印度制造”的口号在关税战面前显得苍白无力。
印度网民热捧的“中俄印三驾马车”幻想華鑫證券,在现实政治面前更像一厢情愿。俄罗斯确实在积极推动三国重启合作机制,俄外长拉夫罗夫甚至宣称“时机已到”。中国也公开表示“愿与俄印保持沟通”。但当特朗普威胁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实施“二级制裁”时,印度外交部一边警告“警惕双重标准”,一边乖乖让国营炼油厂切断俄油采购。这种战略上的首鼠两端,让人无法相信,印度是个有担当的大国。
莫迪政府不是不想硬气。2025年5月,他突然暂停美印关税谈判,放风要加征报复性关税,看似在模仿中国的“强势反制”。但政治表演终究敌不过经济规律。印度工商联合会紧急致信政府:对美加税将引发5-8%的食品价格上涨,推高CPI;更可能触发IT业120万人失业危机。这些数字背后,是印度经济结构性缺陷。62%对美出口是低附加值产品,既没有中国“稀土王牌”的杀伤力,更没有半导体、5G等科技制高点的话语权。
中国的底气源自实打实的博弈筹码。从朝鲜战场逼退美军签订停战协议,到越南丛林打破美国神话,这些战绩让华盛顿清楚知道中国红线不容试探。
印度网民渴望的“耿爽式硬气”,本质上是对大国尊严的集体焦虑。但国际政治不相信眼泪,实力筹码才是外交官挺直腰杆的底气。
联合国安理会那记让印度网民沸腾的怒斥,最终沉淀为冷酷的地缘政治法则:话语权永远追随实力投射。而印度外交官的沉默華鑫證券,让“有声有色大国”成为了幻觉。
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